傳動帶生產工藝的發展情況
多年來,傳動帶的生產工藝在世界各地一直沒有大的變化,不外煉膠、成型、硫化三大老的工藝。所不同的是,切割式三角帶取消了V型帶成型時的包布,并改為在硫化后切割,同時增加研磨工序。而對于齒型帶則是在帶齒形溝槽的模型上,先置入外包帆布,然后呈螺旋狀纏上芯線,而后上覆橡膠片,連同模型一起送入硫化罐硫化。此時,利用橡膠在加熱中的塑性流動,從芯線的縫隙將帆布充入模齒內而形成帶齒,硫化后再從模型中取出成適當的寬度。
這種生產工藝,把傳動帶的制造過程人為地分割成好幾塊,無法聯結起來;加之傳動帶的品種規格太多,生產批量很小,產品變動頻繁,給工藝設備的連續化、自動化帶來了諸多困難,生產效率十分低下。當前國外的發展趨勢,一是努力研究實現工藝的連續化生產,提高設備自控水平,促使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:二是繼續擴大使用聚氨酯等液體彈性體,從根本上簡化工藝,縮短流程,改變傳統的橡膠工藝加工方式?,F在,聚氨酯液相加工工藝在小型和微型帶中,已占據主導地位,前景十分樂觀。
還有,短纖維橡膠的混合也是當今世界傳動帶業界一大課題。如何使短纖維在橡膠中均勻分散,并解決由此而產生的膠料高粘度化,造成生產效率下降的現象,需要在混煉方法和控制方式有新的突破。另外,短纖維橡膠的纖維排列取向也是不可忽視的又一個問題,通常采用壓延機和壓出機定向供膠出片、按流動方向取片的方法,也并非最佳良策。無紡布、復合片材是今后開發的方向。
由于各種不同機械要求的特性不同,以及各種傳動帶的價格高低相差懸殊,今后傳動帶將朝著結構、材料多元化的方向發展,其用途和品種規格也日趨多樣化。傳動帶中V型帶、齒型帶、平板帶的構成比例,大體將在6:3:1的范圍內上下變化。
半個多世紀以來,世界傳動帶的技術發展歷經了以下幾個階段:
其一,從傳動帶用的材料來看,橡膠己由天然橡膠發展到合成橡膠,進一步又擴大到特種合成橡膠CSM、HNBR:骨架材料由棉纖維擴大到人造絲、聚酯、尼龍、玻璃纖維、鋼絲以及芳綸等。為提高V型帶的耐久性,從60年代開始,出現了切割式三角帶,它的側面沒有包布,耐彎曲疲勞性非常好,已取代了大部分包布式三角帶。
另一方面,進入80年代之后,平板帶與V型帶結合的V型平板帶得到快速發展,由于其性能優異,產量急劇增大,現已部分取代了切割式V帶。緊接著,在美日等國又出現了楔形V帶。因為這種帶的厚度薄,與帶輪的接觸面積大,彎曲性能好,可以在小的帶輪上使用,因而為傳動裝置的小型化、節能化做出了很大貢獻。
再有,利用傳動帶背面也可驅動的原理,例如,在汽車風扇、交流電機、動力操縱系統、空調等,采用一根傳動帶一次驅動的所謂"蛇行傳動"方式,引起了各界的關注,使用范圍日趨擴大。這種多面、多向、多機傳動的代表性產品有,六角帶和圓形帶。
傳動帶中的最新一類產品是齒型帶,又稱同步帶。它集齒輪、鏈條、帶傳動裝置的優點為一體,具有傳動效率高、傳動比準確、噪聲小、節能、維修方便等特點。它的傳動原理雖早在1900年即有若干專利出現,然而直到半個世紀之后才開始工業化,80年代起終于成為精密機械的主導傳動產品。特別是用飽和丁腈橡膠和聚氨酯彈性體制造的高精度微型帶,已經進入了高新技術領域。齒型帶與傳統傳動帶的最大不同點在于:同步、靜音。因此,它是當今最受推崇的環保型產品。近年來,齒型帶的齒牙由梯形齒改為圓弧齒之后,更進一步增大了傳動力,發展前景極為廣闊。
下一篇:工業皮帶的安裝要點上一篇: 恒耐講解傳送設備的發展方向
關鍵字:
相關資訊
同類文章排行
- 關于汽車同步帶的運作形式
- 工業皮帶的分類知識
- 工業皮帶的安裝要點
- 傳動帶生產工藝的發展情況
- 恒耐講解傳送設備的發展方向
- 恒耐講解傳輸帶的特點
- 恒耐支招:同步帶的解決方案
- 恒耐給您講解同步帶的分類
- 恒耐百科:同步帶的特點
- 恒耐百科:同步帶的概述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